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主办: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关于绿之城
联系方式
服务优势
宣传手册
发明专利
合作企业
业务领域
节能领域
环保领域
水利领域
国土领域
林业领域
其他领域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公告公示
案例展示
节能领域
环保领域
水利领域
国土领域
林业领域
其他领域
专家顾问
政策法规
节能
环保
水利
国土
林业
其他
服务优势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环保
>
业务领域
节能报告编制及评审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
能源审计报告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告表)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环境应急预案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
排污许可证(代办)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编制
水土保持监测、监理、设施验收
入河排污口论证
防洪影响评价
污水处理工程
园林绿化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评审
项目核准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交通影响评价
焦点关注
1
【文件汇总】不予受理或审批环评文件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
2
《贵州省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3
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规程(试行)
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5
生态环境部:正面清单项目可不经评估、审查直接做出审批决定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7
建设单位开展自主环境保护验收指南
8
《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解读
9
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
10
全文来了|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规程(试行)
11
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政策解读
12
环评审批再简化,受疫情影响较大部分行业实行告知承诺,推行不见面审批
13
【政策文件】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
14
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15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解读
16
排污证不是想拿就能拿!国家环境部正式发文要求未批先建、不达标等应当整改
17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优化小微企业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49号)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
环境部 | 印发《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
20
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
2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22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23
《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正式发布
24
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解读
25
2021年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式启动
26
贵州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
2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
2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30
关于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
31
贵州环评“放管服”再加码 6条措施助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32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
34
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37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3年本)》的通知
38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 环办气候函〔2023〕332号
39
关于继续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工作的通知
40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环评〔2023〕14号
41
关于开展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43
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废硫酸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公告
44
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45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46
关于印发《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的通知
47
关于印发集成电路制造、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电解铝、水泥制造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
48
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关于印发《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的通知
49
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放射性测井辐射安全与防护》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核技术利用》的公告
50
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
51
关于发布《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9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
52
关于印发《地下水生态环境监管系统数据编码及目录要求(试行)》的通知
53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生态环境不予、从轻、减轻、从重处罚清单》的通知
54
关于发布《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2023年)的公告
55
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56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36号)
57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58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优化小微企业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49号)
排污证不是想拿就能拿!国家环境部正式发文要求未批先建、不达标等应当整改
日期:2020-04-08 13:38:40
来源: 环保之家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次
关于固定污染源排污限期整改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任务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等规定,现就排污限期整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适用情形
排污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暂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并下达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整改通知书)。
(一)
“不能达标排放”类,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重点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排污单位位于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特别要求的。
(二)
“手续不全”类,
未依法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未办理环境影响登记备案手续,但是已经按照有关规定获得经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处理、整顿规范并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的,或者按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的除外。
(三)
“其他”类,
如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控设备联网,未按规定设置污染物排放口等。
二、整改期限
整改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对于存在多种整改情形的,整改通知书应分别提出相应整改要求,整改期限以整改时间最长的情形为准,不得累加,最长不超过一年。
排污单位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合理确定整改期限。
三、整改通知书格式要求
整改通知书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具体格式详见附件。
(一)正文。内容包括排污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企业基本信息,载明整改问题类型和整改时限,告知排污单位整改要求和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法律后果。
(二)附件。内容包括排污限期整改要求,列明整改问题、整改内容、整改时限等,提出整改期限内污染物排放要求,列明各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法定执行标准限值和自行监测要求等。
四、管理要求
(一)申请。排污单位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赴现场核查)。对于存在本通知规定的适用情形之一的,排污单位应主动提出整改方案,作出整改承诺,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排污单位未主动提出整改方案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要求排污单位提交。
(二)下达。对于申请材料和整改方案齐全且符合要求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期限,提出整改期间环境管理要求,告知相应法律责任和救济权利等。
(三)整改。排污单位应当严格落实整改通知书各项要求,按计划完成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期间各项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排放标准限值,按规范要求开展自行监测,积极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现场检查等。
(四)申领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完成整改后,应当及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送整改报告和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说明整改完成情况、达标排放情况和自行监测情况等,按程序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应当在整改期满前取得排污许可证,鼓励排污单位提前完成整改并报送申请材料。排污单位提前报送申请材料,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核后发现排污单位未按整改通知书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可以要求排污单位在申请批准的整改期限内继续按照整改通知书要求进行整改。
五、加强监管执法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限期整改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对于整改进度缓慢或滞后的排污单位加强帮扶指导,定期通过信息平台、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把限期整改排污单位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对于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或重点行业应当开展专项检查。
排污单位未按照整改通知书要求完成整改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排污许可证;违法违规核发的,应当依法予以撤销,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排污单位逾期未完成整改,未在整改期限内取得排污许可证且继续排放污染物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第一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整改通知书不替代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有关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作出的责令改正决定书。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在整改之前、整改期间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以及逾期未完成整改并继续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均应依法予以处罚。
六、强化舆论监督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信息平台公开整改通知书内容,并在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网站上公开限期整改排污单位名单及其整改要求,公开通报无证排污等环境违法案例及处罚情况,将逾期未改且继续排放污染物等无证排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违法违规情况纳入社会诚信系统。
七、其他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根据《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第六十一条已发证的排污单位,符合本通知规定的适用情形的,可参照本通知执行。
附件: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样本)
生态环境部
2020年4月3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生态环境部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4月7日印发
附件
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样本)
(××〔2020〕××号)
单位名称:××××××公司
法定代表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地址:××××××××××××
一、存在的问题
2020年**月**日,你单位向我局提交了申请排污许可证资料,经审查,你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不予发放排污许可证。
□1.“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重点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排污单位位于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特别要求的。
□2.“手续不全”:未依法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未办理环境影响登记备案手续,但是已经按照有关规定获得经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处理、整顿规范并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的,或者按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的除外。
□3.“其他”:如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控设备联网,未按规定设置污染物排放口等。
上一篇:
生态环境部:正面清单项目可不经评估、审查直接做出审批决定
下一篇:
【文件汇总】不予受理或审批环评文件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
权威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工程案例1000+
项目一对一咨询服务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
QQ咨询
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客服电话
0851-86769520
24小时专家热线
15599105520
在线报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