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关于绿之城
联系方式
服务优势
宣传手册
合作企业
免责声明
业务领域
节能领域
环保领域
水利领域
国土领域
林业领域
其他领域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公告公示
案例展示
节能领域
环保领域
水利领域
国土领域
林业领域
其他领域
专家顾问
政策法规
节能
环保
水利
国土
林业
其他
服务优势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水利
>
业务领域
节能报告编制及评审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
能源审计报告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环境应急预案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编制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告表)
入河排污口论证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交通影响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评审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水土保持监测、监理、设施验收
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核准申请报告
防洪影响评价
排污许可证(代办)
污水处理工程
园林绿化工程
焦点关注
1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办水保〔2021〕143号)
2
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
3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问题分类和责任追究标准的通知(办水保函〔2020〕564号)
4
《贵州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
5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7
《贵州省水土保持条例》
8
《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3
关于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用求监管“两单”制度的通知
14
贵州省节约用水条例
15
水土保持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违法行为解读
16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精简优化水保持方案审批服务推进生产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
日期:2020-09-20 14:27:27
来源:水利部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次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
2017年9月,《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46号)取消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行政许可事项,转为生产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自主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程序和标准,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决贯彻国务院决定精神,全面停止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不得以任何形式保留或变相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确保取消到位、令行禁止。自国务院决定发布之日起,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律不得新受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申请。对国务院决定发布之前已受理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申请,终止审查程序,向申请人作出说明。
二、落实生产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
(一)组织第三方机构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生产建设项目投产使用前,生产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及其审批决定等,组织第三方机构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示范文本见附件1)。第三方机构是指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且具有相应水土保持技术条件的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推荐、建议和要求生产建设单位委托特定第三方机构提供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编制服务。
(二)明确验收结论。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编制完成后,生产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及其审批决定、水土保持后续设计等,组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形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明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的结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式样见附件2)。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生产建设项目方可通过竣工验收和投产使用。
(三)公开验收情况。
除按照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通过其官方网站或者其他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对于公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意见,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及时给予处理或者回应。
(四)报备验收材料。
生产建设单位应在向社会公开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材料后、生产建设项目投产使用前,向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报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材料。报备材料包括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生产建设单位、第三方机构和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分别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等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对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生产建设项目,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及报备的程序和要求,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适当简化。
三、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标准和条件,确保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生产建设单位自主验收水土保持设施,要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标准、规范、规程确定的验收标准和条件,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通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一)未依法依规履行水土保持方案及重大变更的编报审批程序的。
(二)未依法依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
(三)废弃土石渣未堆放在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的。
(四)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等级和标准未按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落实的。
(五)水土流失防治指标未达到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的。
(六)水土保持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
(七)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等材料弄虚作假或存在重大技术问题的。
(八)未依法依规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
(九)存在其它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
四、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
(一)做好报备管理。对生产建设单位报备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材料完整、符合格式要求且已向社会公开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备证明,并在门户网站进行公告。对报备材料不完整或者不符合相应格式要求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生产建设单位予以补充。水利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利部水保〔2016〕310号文件已下放审批权限的除外),生产建设单位应向水利部进行报备。
(二)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规范高效提供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服务;要依法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定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严守生态红线。要充分发挥技术服务机构和专家作用,提高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的科学化水平。要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坚持重大变更范围和条件,避免随意扩大变更范围,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先行进行查处。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要严格规范检查程序和行为,突出检查重点,强化检查效果,督促生产建设单位落实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要加强对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监管,以自主验收是否履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程序、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标准和条件为重点,开展对自主验收的核查,落实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和管理维护主体责任。
(四)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跟踪检查中发现的未依法依规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手续、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弃渣场以外倾倒废弃土石渣、不按规定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生产建设单位未按规定取得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报备证明的,视同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对核查中发现的弄虚作假,不满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标准和条件而通过验收的,视同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以书面形式告知生产建设单位,并责令其依法依规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达到验收标准和条件后重新组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对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且生产建设单位将生产建设项目投产使用的,要按照水土保持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五)实行联合惩戒。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建立完善生产建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制度,将监督检查发现、查处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信息纳入全国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并报送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记入诚信档案,实行联合惩戒。
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按照职责权限,参照本通知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切实推进和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工作。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水利部发布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依照本通知执行。
附件: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示范文本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式样)
水利部
2017年11月13日
https://www.gzjnhbw.com/uploadfile/2020/0920/20200920023813971.doc
https://www.gzjnhbw.com/uploadfile/2020/0920/20200920023629756.doc
上一篇:
关于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用求监管“两单”制度的通知
下一篇: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问题分类和责任追究标准的通知(办水保函〔2020〕564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
QQ咨询
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客服电话
0851-86769520
24小时专家热线
15599105520
在线报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