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市州发改委委托节能报告评审单位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业务领域

焦点关注

贵州生态日|“绿、美、富”!多彩贵州的生态实践

日期:2023-06-19 11:54:26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贵州绿之城节能环保

0


 在从江加榜梯田,夏日的盛绿既是自然天成的壮观奇景,又是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杰作画卷;秋天的金美既是人爱护自然的成果体现,又是自然回馈给人的丰收礼物。




  在赤水竹海,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竹类国家森林公园既是自然绿的浩瀚,又是人们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在赫章海雀村,绿浪席卷乌蒙,不仅生态美的画卷跃然眼前,更重要的是百姓富的和美乡村踏歌而来……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视察时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求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贵州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

  

今日的贵州,连片的贵安樱花园姹紫嫣红,惊艳四方;湄潭万亩“茶海”竞相吐绿,静美山河;百里杜鹃的“花海”与乌蒙连绵的“山海”相依为伴,浪漫黔川。


  今日的贵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绿是自然,美是和谐,人富与自然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具体呈现。




生态底色是“绿”


  苍山绿海,贵州生态。绿水青山是生态的底色,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从“护绿”“补绿”“造绿”等方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贵州正奋力前行。


  在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护林队长王光德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上山钻林,在网格责任林里巡逻,清理烟头杂物,发现病虫害,救助受伤动物等。王光德说,自从成为“林长制”一员,感觉责任更重了。


海雀村护林队队长王光德。王星 摄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早已深深融入了海雀人的血液之中。种树护林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工作方式,生态保护已然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党委书记詹以香说,无论在哪里,遇到海雀人,他们最先说的总是生态保护。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贵州在行动。从2012年到2022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5372万亩,退耕还林实施面积达1695万亩。同时,贵州石漠化治理面积达1.31万平方公里,实现了在石旮旯山区“补绿造绿”的壮举。此外,贵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乌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累计修复面积547平方公里,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绵绵发力,久久为功,贵州“绿”持续向好。近十年来,森林覆盖率连续增长、退耕还林面积与石漠化治理面积均位居全国首位。截至2022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2.81%,全省119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3%,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9.0%。



生态成色是“美”


  黄果树瀑布的银练坠潭、荔波小七孔的清澈绿波、梵净山的天然氧吧,贵安樱花、百里杜鹃、金海雪山……五彩斑斓的花海随着蜿蜒的山脉起伏不绝,“绿”的生态底色成为“美”的生态成色,蝶变为贵州“壮美”、贵州“惊艳”的多彩画卷。近几年来,到贵州“逐”绿“享”美的游客越来越多,良好的生态环境“催生”了贵州旅游“热”。


氧’,每每深呼吸一次,都感觉是赚到了。”五一期间到黄果树夜游的刘洋,被贵州的山水之美深深地吸引,最近又带着父母再次到黄果树旅游区旅游。


  黔南州荔波县小七孔山水秀美,景色宜人,游客们漫步古桥栈道,赏青山绿水,看奇石飞瀑,尽享小七孔的旖旎风光。“来到小七孔后,看到了平常很少见到的景色,这里水很清澈,加上地貌特殊,风景也很独特,雨后的小七孔更是有种独特的美,治愈的美,这种感觉特别棒。”上海游客丁颖觉得不虚此行。




  在“绿”的推“波”助澜和“美”的惊艳下,荔波小七孔成为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感受荔波小七孔的山水柔美。


  “山川巍峨,文化多元。”看山河壮阔、观星河灿烂、赏璀璨灯火、品民族文化、览田园风光、尝特色美食,几天的铜仁之行,让重庆游客陈丽流连忘返。梵净山是一座灵魂深处净土,堪称“天空之城”,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天然氧吧。



生态亮色是“富”


  碧绿山海产生“金色效益”,生态绿、生态美的最终目的是产业兴、百姓富。同时,产业兴、百姓富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的亮色展现。


  贵州护好“青山”变“金山”,“好生态”化身“绿经济”。黄果树瀑布景区仅在五一期间,接待游客就达到3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



  如今的海雀村,除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21%,当地群众的收入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海雀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33元,家家户户住上了大平房,一半以上人家开上了小汽车,部分村民还开起了民宿,靠着万亩林海资源吃上了旅游饭,海雀人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我们吃上了‘生态饭’,正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说,2022年又新建成精品民宿10家,申请改造民宿20家,旨在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贵州“生态美”到“百姓富”,几个“首次”引人注目——贵州推进碳票试点和林业碳票+,全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在赤水设立;首张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试点落地龙里林场;首个林业碳票保险落地毕节市;首张草原保单落地关岭;首张茶园林业碳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正一步步拓宽。



  追绿逐美,向富而进。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生动地演绎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绿色发展故事。2022年,全省绿色经济占比较五年前提高6.3个百分点,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荐最新项目案例】